在野马没被驯化之前,人们也把它们当作食物,这让它们的生存状况越发糟糕。奔跑逃命是它们唯一的自保手段。但是受体力所限,它们也需要停下来休息一下,这就给了捕食者们可乘之机。因此为了种族的延续,它们的神经时刻处于高度紧张之中。为了在发现敌情之后能第一时间逃命,它们不敢卧在地上睡觉,逐渐养成了站着睡觉的习惯。
马进入睡眠状态很快,特别是在疲劳时或神经兴奋以后,头一低、眼一闭,瞬间就已经睡着了。半睡眠时的马是有一定知觉的,除了会轮换着使用后腿支撑体重外,还可以摇动尾巴驱赶蚊蝇。这种半梦半醒的状态使马即使在睡觉时也保持警觉,一旦出现危险信号,撒腿就跑。而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马的身体也进化出适合站着睡觉的结构,让它们能在长期站立的过程中不觉得疲惫。
当然身体发育没完全的幼马和身体受损的老龄马不具备站着睡觉的能力,要是遇到敌人也只有听天由命的份了。
如今的马成了人们亲密的朋友,生存环境安全了很多,但是站着睡觉的习惯还是保存了下来。
马有着一个非常强大且复杂的身体结构,全身总共有205块骨骼和700块肌肉(要知道,作为高级动物之最的人类都只有206块骨骼和639块肌肉)。
不论是体重达1200kg,身高200cm的重型马,还是体重不足200kg,身高仅60cm的袖珍马,均具备四肢长,骨骼坚实的特征。马的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质地坚硬的蹄,使得它能在地面上急速奔跑。
马的嗅觉和听觉能力非常发达。不但能依靠嗅觉来感知外界的环境,还能分辨出对它有害的食物以及受污染的脏水。如果在野外,它能凭借灵敏的嗅觉来分辨出有毒的植物,因此它几乎从不会误食毒草。如果是家养的马,马厩里水槽的清洁度差,饮用水或饲料受到污染,它也是宁可挨饿受渴,也拒绝食用或饮用的。
发达的听觉使得马不但能分辨出外界声音的频率、音色,还能对口令和哨音做出反射行为,这也是人们常利用马的听觉对它来进行训练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马属于人类钟爱的那类动物,它们有着发达的嗅觉、灵敏的听觉和敏捷的动作,这一条条的特征让它们能更好地服务人类,成为我们的朋友。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和其他家畜不同的是,马是站着睡觉的,不论何时何地都是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呢?它们不觉得累吗?
原来,马之所以养成站着睡觉的特征完全是复制了野马的生活习性,最早的时候,家养的马都是由野马驯化而来的,要知道,野马可是少有的食草动物,它们生活在一望无际的沙漠草原地区,经常受到食肉猛兽的攻击,随时都有被吃掉的危险。
不仅如此,在那个时代,生活生产资源较少,人类仍需依赖狩猎为生,野马自然是狩猎对象之一,再加上豺狼虎豹也不肯放过此等美味佳肴,野马的生存环境很是糟糕,它们自身抵抗力又差,不像牛羊那样长有角可以和追捕者斗争,只能三十六计走为上,靠奔跑来躲避敌人。白天奔跑主要是逃避人类的追赶,到了晚上它们也不敢大意,因为豺、狼都是夜行动物,白天隐蔽在灌木丛中或是岩洞中修养,晚间才出来捕食猎物。为了能迅速地躲开敌人,马儿们夜间也不敢卧地睡觉,只能站着打个盹,保持警惕,防止不测发生,正是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它们站立睡觉的习性。
马奔波逃跑一次后,站在树荫下休息时,就会抓紧时间低头闭眼打个“瞌睡”,如果它们可以确认没什么危险,还会把头搭在背上睡觉,比如和母马一起生活的小马驹或是集体生活中的马儿们,对于它们来说,这算是很舒服睡姿了,躺下或是卧下睡觉,那是压根不敢期待的。
虽然如今的家马有了人类的保护,不会再受到伤害了,但是祖先的习性还是被保留了下来,站着睡觉成为它们的象征,除了马之外,驴也有站着睡觉的习性,因为他们的祖先的生活环境与野马相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